全自动滤料过滤性能测试仪 - VDI滤料动静态过滤性能|效率测试仪_GB/T6719_ISO11057_VDI3926-1


免费热线:400-82-13149
24小时服务电话:136 7184 3966

全自动滤料过滤性能测试仪

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的测量方法

本发明属于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佩戴口罩能够有效过滤吸人肺部的空气,行人、医务人员、工厂作业人员需要隔离粉尘、病菌和有毒气体时,选用合适的口罩是非常重要的。防护性过滤式口罩能够奋效地过滤掉空气中有害物质,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口罩类型很多,包括防粉尘、防有毒气体、防病菌等防护性过滤式口罩,针对各个行业人员的具体需求,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口罩标准以规范国内口罩市场。我国实施的防护型过滤式口罩标准大多是强制性产品标准,过滤效率是其重要的检测项目,因此研究防护性过滤式口罩的过滤效率至关重要。
根据兰禾口罩实验室测试,建议在32升流量下3微米的过滤效率需达到99.9 %以上为好;在85升流量下,0.3微米颗粒,至少80 %比较好。美国N0ISH42CFR-84针对防护对象类型把防颗粒物呼吸器的过滤元件分为3类,S卩Njj13N类适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R与P类适用于防护非油性颗粒物以及油性颗粒物。P类过滤元件的使用时间限制比R类更长,R类过滤元件使用时间比较短,一般为一个工作日,而P类可以依据需求由生产厂家建议。由于过滤元件过滤效率的差异性,又将其分成3个级别:93、99、100,分别为腸5、腸9、附00;1?95、R99、R100;P95、P99、P100。
现有的口罩对其过滤时,在口罩的表面积累一定量的固体颗粒物,在使用时,造成二次吸入人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的测量方法,通过采用水溶解的方式进行测定使用后的口罩的固体颗粒物的获取,依此来测定口罩固体颗粒物的积累量,解决了现有的口罩对其过滤时,在口罩的表面积累一定量的固体颗粒物,在使用时,造成二次吸入人体,无相关检测方法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使用过的口罩的质量Ml ;
步骤二,采用一盛水的容器,称量该质量为M;将使用过的口罩放入一盛水的容器中,该盛水的容器的质量为M2,清理口罩上的固体颗粒物后,挤干口罩上的水分,称量口罩的质量M3,将口罩干燥后称量口罩的质量M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混有固体颗粒物的水溶液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颗粒物的质量M4;
步骤四,根据(M4+M2-M3-M5) /Ml =α计算得出口罩过滤效率的积尘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水溶解的方式进行测定使用后的口罩的固体颗粒物的获取,依此来测定口罩固体颗粒物的积累量;该测量方式具有测量准确,有效的将溶解与不溶解与水的颗粒物进行获取,具有测量结果准确,操作过程简单。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为一种口罩过滤效率积尘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称量使用过的口罩的质量Ml;
步骤二,采用一盛水的容器,称量该质量为M;将使用过的口罩放入一盛水的容器中,该盛水的容器的质量为M2,清理口罩上的固体颗粒物后,挤干口罩上的水分,称量口罩的质量M3,将口罩干燥后称量口罩的质量M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混有固体颗粒物的水溶液过滤、干燥后称量得到固体颗粒物的质量M4;
步骤四,根据(M4+M2-M3-M5) /Ml =α计算得出口罩过滤效率的积尘量。
 
通过采用水溶解的方式进行测定使用后的口罩的固体颗粒物的获取,依此来测定口罩固体颗粒物的积累量;该测量方式具有测量准确,有效的将溶解与不溶解与水的颗粒物进行获取,具有测量结果准确,操作过程简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